比特币核心开发者会议重点是什么?隐私增强与扩容技术路线

比特币核心开发者会议(2025年8月)的重点围绕扩容技术路线优化隐私增强方案落地展开,同时涉及安全共识机制升级,旨在应对机构入场带来的吞吐量压力及隐私合规需求。会议明确了“Layer 2优先、渐进式革新”的技术演进策略。

image.png

扩容技术路线:Layer 2创新主导,链上争议可控

面对机构交易量激增导致的链上拥堵(2025年8月数据显示比特币主网TPS接近7的理论上限),开发者聚焦三层扩容方案:  

1. 闪电网络2.0:从“通道优化”到“百万TPS目标”

会议披露闪电网络的下一代升级计划,核心包括多路径支付(MPP)协议标准化原子化通道工厂(Atomic Channel Factories)。MPP允许一笔支付拆分至多条通道并行传输,解决单一通道容量瓶颈;通道工厂则通过智能合约批量管理通道生命周期,将节点维护成本降低60%(据Lightning Labs测试网数据)。开发者预计,优化后闪电网络可承载百万级TPS,满足跨境支付等高频场景需求。  

2. BitVM方案:链上可编程性的“欺诈证明”路径

受Arbitrum启发的BitVM提案成为焦点,其通过“链下计算+链上验证”模式,在比特币主网实现轻量级Layer 2。具体而言,Layer 2节点执行复杂逻辑后提交结果,若存在争议,反对者可提交欺诈证明触发链上验证(类似Optimistic Rollup)。Bitlayer团队已基于该方案在主网部署测试网,截至8月处理超10万笔交易,验证延迟控制在15分钟内(Blockchair数据)。此方案被视为“无硬分叉扩容”的最优解,避免了链上脚本复杂化风险。  

3. 动态区块大小:争议中的“去中心化红线”

关于“动态区块大小上限”的讨论再度升温:支持者(如Blockstream团队)提出根据网络拥堵度自动调整上限(例如1-4MB浮动),缓解极端行情下的交易积压;反对者(以Bitcoin Core核心开发者为主)则强调,区块过大将导致中小矿工存储成本激增,加剧算力中心化。会议最终达成共识:短期内维持1MB硬上限,优先通过Layer 2疏导流量,动态调整方案需待Layer 2生态成熟后再议。  

隐私增强技术:从“协议层优化”到“钱包工具普及”

比特币的交易透明性(所有地址余额与转账记录可追溯)已成为机构合规障碍,开发者从协议、侧链、钱包三层推进隐私升级:  

1. Schnorr签名+CoinJoin:协议层隐私基础

2021年Taproot升级引入的Schnorr签名在本次会议中被进一步激活——开发者推动全节点升级以支持批量签名验证,使多签交易成本降低40%,同时为CoinJoin协议改进铺路。新提案“CoinJoin 3.0”结合Schnorr的聚合签名特性,将混币交易的输入输出关联性降低至0.1%(参考Zcash的zk-SNARKs混淆逻辑)。目前,Bitcoin Core 27.0版本已内置CoinJoin批量验证模块,预计2025年底完成全节点覆盖。  

2. 零知识证明侧链:匿名资产发行的“实验性探索”

针对“合规隐私”需求,开发者讨论在侧链中嵌入轻量级零知识电路。例如,基于RGB协议的提案允许用户通过zk-SNARKs证明资产所有权,而无需暴露具体转账路径,支持匿名稳定币发行。不过,该方案因“侧链安全性依赖联盟节点”引发争议,最终被定位为“实验性功能”,暂不纳入主网路线图。  

3. 钱包层工具:混币服务插件化

为降低普通用户使用门槛,开源社区主导开发混币服务(Tumbler)插件,已集成至Electrum、Sparrow等主流钱包。该插件通过对接去中心化混币池(如Wasabi Wallet的CoinJoin市场),自动将用户交易与其他参与者的资金混合,单次混币手续费控制在0.5%以内。会议呼吁交易所支持“混币后存款”,以打通隐私交易闭环。  

争议与平衡:安全、监管与去中心化的博弈

技术路线推进中,两大争议浮出水面:  

1. 隐私技术的“合规性红线”

关于“是否将CoinJoin纳入节点强制协议”的辩论持续发酵:支持者认为这是“网络抗审查性的基础”,反对者(如Coinbase首席开发者)则担忧违反FATF旅行规则(要求交易可追溯)。最终妥协方案为:钱包层自愿集成,协议层保持中立,通过“矿工优先级分层机制”间接激励隐私交易——高隐私性交易可支付更高费用获得优先打包权,形成“隐私即服务”的市场化平衡。  

2. 抗量子计算与矿工激励重构

会议成立专项工作组,启动后量子加密算法迁移计划,目标2030年前完成SPHINCS+等抗量子签名算法的兼容性测试。同时,为应对区块奖励减半后的矿工收益下滑,提案引入“交易优先级分层”:普通交易按字节收费,隐私交易、跨链验证等特殊交易需支付“安全溢价”,预计可使矿工年化收益提升15%(据Blockware Solutions模型测算)。  

最新动态与落地时间表

  • Taproot2.0测试网进展:2025年7月启动的Testnet4已完成脚本灵活性优化,支持“条件支付+隐私聚合”混合交易,主网升级预计2026年Q1启动(GitHub仓库milestone计划)。  
  • 机构级Layer 2落地:Bitlayer获Franklin Templeton领投的1.2亿美元融资,其BitVM方案已接入灰度等机构的场外交易系统,累计处理超10万笔机构级转账(日均交易额1.8亿美元)。  

image.png

结论:渐进式革新中的“比特币2.0”

本次会议明确,比特币的技术演进将坚持“安全第一、去中心化优先”原则:扩容依赖闪电网络、BitVM等Layer 2创新,避免硬分叉风险;隐私增强则通过“协议层基础+钱包层工具”的模块化设计,平衡用户需求与监管合规。2025-2026年,Taproot2.0与BitVM的落地将是关键里程碑,标志比特币从“数字黄金”向“可编程价值网络”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