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批比特币ETF上市!内地投资者如何合法参与?

内地投资者可通过QDII公募基金、跨境理财通(北向通)及开立境外证券账户三种主要路径合法参与香港比特币ETF投资。2025年7月,香港首批5只比特币ETF正式在港交所挂牌,首周募集规模超15亿美元,总资产管理规模突破30亿美元,标志着加密资产在亚太地区的合规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对于内地投资者而言,参与需严格遵循两地监管框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路径。

img_v3_02p2_ee37a2e2-0e3a-41da-a1d0-c78e72bcc8bg.png

香港比特币ETF的核心特征与监管背景

比特币ETF是跟踪比特币价格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投资者可通过传统证券账户间接投资,无需直接持有加密货币。香港首批比特币ETF采用实物结算模式,由Coinbase、富达等持牌机构托管比特币,基金净值(NAV)与现货价格直接挂钩,同时支持T+0交易及做空机制,综合管理费约0.8%-1.5%,低于全球同类产品平均水平。

从监管环境看,香港证监会(SFC)自2023年推出加密货币ETF监管沙盒,初期仅对专业投资者开放,2025年逐步放宽至零售投资者,但设置50万港元资产门槛。内地方面,虽仍实施“禁矿限投”政策,但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白皮书》提出探索跨境投资试点,为合法参与预留了政策空间。

内地投资者的三大合法参与路径

(一)QDII公募基金:借道境内基金间接配置

具备QDII资质的公募基金是内地投资者最便捷的参与方式。此类基金通过港股通或境外账户配置香港比特币ETF,投资者可通过境内券商或基金平台直接申购。例如,华夏恒生ETF联接A(000948.SZ)等产品已明确将香港比特币ETF纳入投资标的范围。需注意的是,此类投资需承担汇率波动风险,且部分基金设置个人投资者单笔≥10万元的申购门槛。

(二)跨境理财通(北向通):大湾区试点通道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政策,内地投资者可通过港澳银行购买挂钩比特币ETF的结构性产品。以汇丰银行推出的“港币计价比特币ETF挂钩票据”为例,投资者需提供50万元存款证明,通过绑定境内银行卡完成认购,产品收益与香港比特币ETF净值表现挂钩,期限通常为6-12个月。

(三)开立境外证券账户:直接参与港交所交易

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内地投资者可凭境外投资用途申请购汇(年度5万美元额度),通过持牌港资券商(如耀才证券、富途)直接交易比特币ETF。操作时需完成反洗钱审查,提供身份证明及住址证明,且需注意避免频繁大额交易触发外汇局监控。目前,华夏基金(3049.HK)等首批上市的比特币ETF已支持港股通标的之外的直接交易。

市场动态与投资参考

截至2025年8月,香港比特币ETF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及机构配置需求推动,比特币价格回升至7.2万美元,相关ETF单月平均涨幅达12%,其中华夏基金(3049.HK)AUM突破8亿美元,流动性位居同类产品首位。值得注意的是,港股通机制暂未将比特币ETF纳入标的,主要因其仍被归类为“非传统证券”,短期内通过港股通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较低。

风险与合规要点提示

参与香港比特币ETF投资需重点关注三大风险:一是政策波动风险,若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引发系统性风险,内地可能收紧QDII审批或购汇限制;二是税务合规风险,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转让ETF收益需按“财产转让所得”申报20%税率,跨境收入需主动向税务部门披露;三是机构选择风险,建议通过中金财富、华泰国际等具备跨境牌照的持牌机构参与,避免第三方平台的“场外配资”或高杠杆产品。

image.png

总体而言,香港比特币ETF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合规参与加密资产市场的新渠道,但需在严格遵循两地监管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自身资产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投资计划。建议投资前咨询专业机构,确认最新政策动态及产品细节,确保合法合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