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Space HK3 V2水冷系统操作与维护指南

水冷系统在矿机设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功能是高效散热,确保计算单元在高负载运行时维持稳定的工作温度,从而提升整体算力效率并延长硬件使用寿命。AntSpace HK3 V2水冷系统采用先进的冷却技术,适用于多种高密度矿机部署场景。本操作指南基于1.3版本水冷箱的技术参数编制,适用于该版本设备的安装、操作与维护,其他版本或厂家产品可能存在差异,仅供参考。为保障操作安全,所有人员须严格遵守基本安全原则:禁止打开带电标志盖板、避免湿手操作、保持出口通道畅通,并在长时间停用时切断电源。

image.png

一、冷却系统操作核心规范

1. 冷却介质选择标准(有机冷却剂优先)

AntSpace HK3 V2水冷系统的稳定运行依赖于高质量的冷却介质。建议优先选用有机冷却剂,因其具备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长时间运行中因冷却液分解或沉淀而引发的堵塞问题。无机冷却剂含有磷、硅、硼等元素,易在循环过程中形成沉积物,影响散热效率并缩短设备寿命。推荐使用长城、壳牌等厂家生产的专用冷却液,严禁用户自行混合不同品牌或类型的冷却液,以免造成系统异常。

2. 环境温度适应性操作(0℃以下防冻措施)

在环境温度低于0℃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冻措施。应将集水坑与喷淋管路中的冷却液完全排空,防止结冰导致管道破裂或泵体损坏。若设备需在低温环境下持续运行,建议使用具有防冻功能的专用冷却液,并定期检查系统保温层与加热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3. 电源连接安全规范(禁止并联/中途接线)

为确保电气安全,设备供电线路不得与其他设备并联,也不允许中途接入其他负载。所有电源连接应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执行,避免因电流过载或电压波动引发安全隐患。配电柜内断路器应保持良好状态,确保各级保护装置能及时响应异常情况。

4. 异常情况处理流程(烧焦味等应急响应)

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如烧焦气味、异响或局部过热,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切断主电源,并对相关部件进行检查。必要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故障诊断与修复,切勿带电操作或强行重启系统,以防止二次损害或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关键控制部件操作指南

1. 紧急停止装置操作(电柜A/B及入口门位置)

AntSpace HK3 V2水冷系统在紧急情况下配备多点紧急停止装置,分别位于电柜A、电柜B以及设备入口门处。当发生异常或突发风险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按下任一紧急停止按钮,系统将即时切断主电源,防止事故扩大。复位前需确认故障已排除,随后将主断路器置于“OFF”状态,再重新合闸以恢复系统运行。

2. 断路器分级控制(MCB-A1/A2/MCB17功能区分)

为实现精细化电力管理,系统采用分级断路器控制策略:MCB-A1专用于控制配电柜A的供电;MCB-A2对应配电柜B;而MCB17则仅控制控制柜电路。该设计支持局部断电维护而不影响整体系统运行,提升操作安全性与灵活性。

3. 配电柜断电操作规程(计算单元逐级断电流程)

在进行设备检修或长时间停机时,必须按照标准断电流程执行:首先关闭所有210个计算单元;等待10秒后断开控制设备主电源;随后依次断开两个配电柜总开关;如需彻底断电,最后断开变压器端总开关。此逐级断电方式可有效避免电流冲击和数据丢失风险,确保设备安全停机。

三、设备维护与保养要点

1. 冷却液定期检测与更换周期

为确保AntSpace HK3 V2水冷系统的高效运行,需定期对冷却液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状态检测。建议每6个月检测一次冷却液的pH值、电导率及杂质含量,防止因冷却液劣化导致的腐蚀或结垢问题。推荐使用有机冷却剂(如长城、壳牌品牌),避免无机冷却剂中磷、硅等元素引发的沉淀反应。冷却液一般每2年更换一次,若检测发现异常应提前更换。

2. 水路系统清洁与堵塞预防

水路系统的畅通直接影响冷却效率。应定期检查喷淋管路、过滤器及散热模块是否存在颗粒物沉积或藻类滋生。建议每季度清洗一次过滤网,并采用专用清洗剂对循环管路进行冲洗,防止微生物附着和水垢形成。在高湿度环境下运行时,还需注意排水口的通畅性,防止积水倒流。

3. 电气元件防护(防潮/防尘措施)

配电柜、控制单元等关键电气部件应保持干燥与清洁。操作区域湿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必要时可配置除湿设备。定期清理风扇滤网和通风口灰尘,防止积尘引发过热或短路。严禁湿手操作设备,且所有带电部件均应设有明确警示标识。

4. 冬季停用设备防冻处理

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必须排空集水坑、喷淋管路中的残留液体,防止冻结膨胀造成管路破裂。建议在停用前加入适量防冻剂,并关闭供水阀门。长期停用期间,应断开主电源并做好设备封存保护,确保下次启动前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四、安全防护与风险控制

在AntSpace HK3 V2水冷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安全防护与风险控制是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和人员安全的关键环节。首先,所有带电部件均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操作人员须熟悉各类电气标志含义,避免误触高压区域。其次,严禁湿手操作设备,以防止因绝缘失效引发触电事故,同时应在操作区域设置防潮措施,降低电击风险。此外,为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可迅速撤离,系统出口通道必须始终保持畅通,不得堆放任何物品或设备。最后,在设备长时间停机时,应按照规范执行断电流程,关闭主电源并拔除相关连接线,以减少待机能耗及潜在电路故障风险。上述措施有助于构建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矿机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五、常见问题应对方案

  1. 冷却液异常沉淀处理:若发现冷却液出现沉淀,应立即停止系统运行并排查原因。建议使用有机冷却剂(如长城、壳牌品牌),避免使用含磷、硅等无机冷却剂,以减少长期运行中的化学沉积风险。  
  2. 系统断电重启标准流程:非计划断电后,应先确认设备状态,依次关闭计算单元电源,等待10秒后再重新启动主控系统,避免电流冲击造成二次故障。  
  3. 计算单元异常发热处置:当检测到计算单元温度异常升高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散热模块与水路循环状态,排除堵塞或泵体故障,并在恢复前完成必要的清洁或更换操作。  
  4. 紧急复位操作要点: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后,需将主断路器置于“OFF”状态,确认安全后再进行复位操作,防止误启动引发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