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作为遗产如何传承?数字资产继承法律案例解析

BTC作为遗产传承需通过法律程序明确所有权归属、解决私钥管理难题并应对跨境法律差异,核心在于结合各国最新立法框架(如中国2025年跨境继承通道、美国统一信托法)、技术手段(区块链存证、硬件钱包备份)及司法实践(如香港链上司法令、韩国财产分割判例),构建“法律+技术+托管”三位一体的传承方案。

image.png

数字资产继承的法律框架:全球化立法动态与核心合规要求

主要司法管辖区的突破性进展

全球范围内,数字资产继承的法律确定性正逐步增强。中国于2025年6月在北京市试点“境外数字资产跨境继承通道”,成为首个明确支持BTC等资产跨境转移的司法管辖区,为跨国家族传承提供了政策依据。美国通过《修订版统一遗嘱认证法》(RUFADAA)将数字资产纳入遗嘱与信托范畴,要求继承人需指定合法管理人(如持牌信托机构)方可主张权益。德国则通过司法判例确立“数字资产托管权”制度,继承人需向法院申请特殊授权以获取资产控制权。

亚洲市场中,韩国2024年立法明确加密货币为“可分割财产”,在离婚案件中要求按《韩国民法》第839条进行法定分配,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继承场景。香港凭借普通法优势,2025年1月首次通过tokenisation技术向加密钱包发送“链上司法令”,实现资产冻结与转移的链上执行,为继承程序中的资产控制提供了技术范式。

核心合规门槛

  • 遗嘱形式有效性:新加坡、日本等国已接受电子遗嘱,但中国、欧盟部分国家仍要求纸质签名+公证。例如,中国2025年跨境继承试点中,电子遗嘱需同步上传至“公证链”存证方可被法院采信。
  • 税务申报义务:自2025年起,全球数字资产经纪人需按美国IRS规则及OECD新规,向税务机关报告继承人的资产收益,未申报可能面临最高40%的罚款。

BTC传承的关键挑战与技术解决方案

BTC作为去中心化资产,其传承面临传统遗产所不具备的特殊性挑战,需针对性应对:

核心挑战技术与法律协同方案
私钥丢失风险采用硬件钱包(如Ledger)的“种子短语+多重备份”机制,或委托瑞士Sygnum银行等持牌机构托管,通过信托协议实现私钥的合法转移。
跨国法律冲突在新加坡、瑞士等法律友好地区设立家族办公室,将BTC纳入离岸信托,利用当地《数字资产法案》规避继承国法律不确定性。
所有权证明难题通过“区块链存证+公证链”技术,将购买记录、钱包地址、遗嘱文件等上链固化,形成不可篡改的所有权证据链(如中国“区块链存证平台”已接入法院系统)。

典型司法案例:从财产分割到链上执行的实践突破

香港首例链上司法令执行案(2025年1月)

案情:某富商去世后,其继承人因BTC钱包控制权产生纠纷。香港高等法院创新性地通过tokenisation技术,向涉案钱包地址发送“智能合约命令”,强制冻结资产并要求交易所配合身份验证。

突破点:首次实现司法命令的“链上直达”,无需依赖中心化平台即可控制资产,为跨境继承中的资产保全提供了技术范本。

韩国BTC离婚财产分割案(2024年10月)

裁判要点:法院认定婚姻存续期间购入的BTC属于“生产经营所得”,依据《韩国民法》第839条,判决双方按出资比例分割(男方60%、女方40%)。执行中,法院要求交易所强制划转对应比例BTC至女方钱包。

意义:确立加密货币在婚姻/继承案件中的“可分割财产”属性,为后续继承分配提供司法先例。

中国证券虚假陈述关联案(2025年5月)

间接影响:最高法在该案中明确“数字资产交易因果关系”判定标准——需提供链上交易哈希、平台流水等双重证据。这一规则延伸至继承纠纷中,要求继承人需同时证明“原始购买行为”与“钱包控制权”,否则可能因证据不足丧失继承权。

落地策略:个人与企业的合规传承路径

个人资产规划:从遗嘱设计到技术备份

  • 遗嘱条款细化:在遗嘱中明确列出BTC钱包地址、硬件钱包存放位置及托管机构信息,中国用户需注意2025年跨境继承试点要求——需额外提交“境外资产来源合法性声明”。  
  • 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使用可编程信托(如以太坊智能合约),设定“触发条件”(如继承人年满18岁、原持有人连续180天未活跃)后自动转移BTC所有权,减少人为干预。

企业级解决方案:家族信托与合规托管

  • 离岸架构搭建:通过瑞士、新加坡家族办公室,将BTC注入“数字资产专项信托”,委托持牌机构(如新加坡星展银行数字资产部门)管理私钥,继承人凭法院判决书或信托授权书即可提取。  
  • 税务合规:2025年全球数字资产税务申报新规下,需提前通过专业机构(如普华永道数字税务团队)完成资产估值与应税金额测算,避免继承后因税务问题导致资产冻结。

风险提示

数字资产继承法律框架仍处快速迭代期,需动态跟踪政策变化:如中国央行拟于2025年底出台《数字资产跨境继承细则》,可能进一步明确外汇管制要求;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案》(MiCA)2026年全面生效后,电子遗嘱的法律效力或迎来统一标准。建议每1-2年更新一次传承方案,并委托专业律师团队进行合规审查。

image.png

综上,BTC作为遗产传承的核心在于“法律先行、技术托底”——通过清晰的法律文件(遗嘱/信托)、安全的私钥管理(硬件钱包/托管)及前沿的存证技术(区块链+公证),实现资产在代际间的合规、安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