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市公司买币潮:加密资产如何重构企业估值与市值管理

近年来,在美股上市公司中,引入加密资产配置已渐成新趋势。诸多公司纷纷涉足”买币”领域,数字资产仿佛摇身一变,成了新的市值发动机,致使一些公司的主业反倒沦为陪衬。

这种”买币”行为对市值管理有着明显的短期刺激作用。不少公司借此短期内实现股价飙升,例如汽车交易服务商Cango在相关动作后股价暴涨280%。然而,此举也引发了长期争议,毕竟企业市值本应基于盈利能力等核心变量综合定价,如今却因”买币”掺入了诸多不确定性,市场是否会一直为此买单存疑。

由此,我们提出核心分析维度:一是估值逻辑,即探讨”买币”如何改变企业原有的估值方式,使其不再单纯依赖传统核心变量,而是与加密资产价格波动等因素紧密相连;二是市场效应,关注”买币”行为引发的股价波动、资金流向等市场层面的连锁反应;三是可持续性,考量这种依靠”买币”推动市值的模式能否长期维持,是否具备真正转化为企业持续增长动力的潜力。

image.png

估值重构:加密资产如何撬动传统企业定价体系

1. 传统估值模型与加密财务配置的冲突

在传统的企业估值框架下,企业市值主要由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结构、增长潜力以及自由现金流等核心要素综合确定。然而,在此次美股上市公司的”买币潮”中,企业通过持有加密资产的财务配置行为,对传统估值模式形成了冲击。当企业将比特币或其他主流加密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时,其估值不再单纯基于传统的核心变量,而是额外附加了基于加密资产价格弹性与交易性预期的溢价倍数。这就导致企业市值的构成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源于自身的价值创造,还包含了对”币价上涨”可能性的一种加杠杆式放大,使得传统估值模型与当下这种加密财务配置方式产生了明显冲突。

2. 资产负债表变动引发的溢价机制

一旦企业将加密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其资产结构便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动会引发市场对企业的重新评估,进而产生溢价机制。市场会基于对加密资产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给予企业更高的估值。例如,若市场普遍看好比特币价格上涨,那么持有比特币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这部分加密资产价值就会被市场赋予更高的预期值,从而带动企业整体市值的提升,产生溢价效应。但这种溢价并非基于企业传统业务的经营改善,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加密资产的市场预期。

3. 流动性叙事对经营基本面的覆盖效应

在”买币潮”现象中,出现了一种将”流动性叙事”置于企业经营之上的情况。企业通过配置加密资产,使得财务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资本运作的主轴。市场往往更关注企业所持有加密资产的流动性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市值提升,而相对忽视了企业的经营基本面,如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等。这种流动性叙事对经营基本面形成了覆盖效应,使得企业的估值在一定时期内更多地受到加密资产相关因素的左右,而非其真实的经营状况。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脱离经营基本面的估值方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短期市场效应:股价刺激与概念炒作

1. Cango等典型案例中的市值暴涨路径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部分上市公司借助涉足区块链相关领域实现了市值的快速暴涨,典型案例如汽车交易服务商Cango。2023年11月,Cango宣布进入比特币挖矿领域,投入4亿美元购入50 EH/s的算力资源,此消息一出,其股价随即飙升280%。这一现象表明,企业一旦与加密资产建立关联,通过特定的业务布局或资产配置动作,便有可能在短期内极大地刺激股价上涨,进而带动市值大幅提升。然而,这种市值暴涨路径往往依赖于加密资产概念带来的市场热度,其可持续性存在较大疑问。

2. 数据图表揭示的币股联动规律

通过对一批购入加密货币实现”币股联动”的上市公司股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发现明显规律。

从市场表现来看,”买币即暴涨”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旦企业打出”加密资产”概念,短线资金便会迅速涌入,推动股价上扬。但这种联动并非稳定且持久的,短期冲高过后,许多”持币公司”面临股价回调。若无持续购币动作或其他利好消息持续刺激,股价涨幅难以维系。这反映出币股联动在短期内虽能呈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但长期来看,受多种因素制约,其联动关系较为脆弱。

3. 短线资金涌入与跟风炒作的市场特征

在”买币潮”引发的市场热潮中,短线资金的涌入和跟风炒作成为突出的市场特征。当企业涉足加密资产领域并对外公布相关举措时,往往会吸引大量短线资金的关注。这些资金追求短期的高额回报,抱着投机心理迅速进场。它们并不深入考量企业的核心业务发展、长期盈利能力等基本面因素,仅仅是基于加密资产概念所带来的炒作热度。这种跟风炒作行为虽然在短期内能营造出股价上涨、市场活跃的表象,但也使得市场充斥着泡沫,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一旦市场情绪发生转变,股价便可能出现大幅波动,给投资者带来较大风险。

长期价值考验:增长曲线能否真正重构

1. 持续购币动作的财务可持续性分析

在美股上市公司掀起的”买币潮”中,持续购币动作的财务可持续性存疑。企业若将大量资金投入购买加密资产,如比特币等,需考量自身财务状况能否长期支撑。一方面,加密资产价格波动剧烈,一旦币价大幅下跌,企业资产负债表将受到冲击,可能导致财务亏损加剧。以部分公司为例,在币价下行阶段,其因购币而占用的资金不仅无法实现增值,反而造成账面资产缩水。另一方面,企业若持续购币,需不断投入资金,这对于其现金流要求颇高。若主营业务无法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支持,仅依赖外部融资或其他非经常性收益来维持购币行为,财务风险将不断累积,长期来看难以为继。

2. 核心业务协同效应的缺失风险

诸多上市公司在涉足加密资产购买后,出现了核心业务协同效应缺失的问题。原本,企业市值应建立在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增长潜力等基础之上。然而,”买币”行为使得部分公司主业沦为陪衬,数字资产成为新的市值发动机。但这种模式下,加密资产与核心业务往往缺乏内在关联和协同发展机制。例如,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研发与生产,购入加密资产后,并未将其与生产、销售等环节有效结合,无法通过加密资产的配置为核心业务带来诸如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实质性好处,这就使得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面临核心业务被忽视、整体竞争力无法有效提升的风险。

3. 市场回归基本面定价的必然性

尽管在”买币潮”初期,市场受情绪、概念等因素影响,给予了”持币公司”较高的估值,但从长远来看,市场必然会回归基本面定价。当市场的投机热情逐渐褪去,投资者会更加理性地审视企业的真实价值。企业的价值终究要回归到其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现金流状况等基本面因素上。那些仅凭购币行为短期拉高市值,而缺乏实质业务支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司,终将面临市值回调。市场不会一直为单纯的”财务配置”行为买单,只有当企业能够通过合理的业务布局和运营,实现基于基本面的稳定增长,其价值才能得到市场的长期认可。

投机退潮:核心玩家的套现与市场反转

1. Strategy高管减持的信号意义

在”买币潮”推动企业估值重构的背景下,Strategy高管的减持行为颇具深意。Strategy作为”无限增长”理论的提出者,其内部高管自2023年6月以来进入集中抛售期。据SecForm4.Com数据,仅90天内,高管累计出售股票总额达4000万美元,卖出次数是买入次数的10倍。

这一行为释放出重要信号,表明即便在”买币”看似能提升企业估值的情况下,内部核心人员或许对公司长期发展及币价支撑下的市值增长缺乏足够信心,进而选择套现离场,也预示着市场投机情绪可能已达峰值并开始退潮。

2. Upexi暴跌反映的流动性陷阱

“Sol版微策略”Upexi此前融资1亿美元设立Sol财库,然而近期却遭遇重大挫折。昨日盘中暴跌61.2%,原因是投资者注册出售4385万股股票,相当于其4月初始流通股总量。这凸显出Upexi在市场波动下所面临的流动性困境。当市场情绪转向,投资者集中抛售时,其股价大幅下跌,反映出过度依赖”买币”等概念吸引资金进入,而缺乏真实业务支撑及足够流动性储备的企业,在投机退潮时极易陷入流动性陷阱,导致股价雪崩式下跌。

3. Circle案例揭示的机构态度转变

稳定币发行商Circle上市后股价一度飙升至近300美元,但曾大力支持它的Ark Invest却在持续减持。据悉,Ark Invest已连续四次抛售Circle股票,累计减持超过36%持仓。

这一案例清晰展现了机构态度的转变。起初机构可能看好”买币”概念带来的股价上升空间,但随着市场发展及对企业基本面等因素的重新审视,机构开始减持套现。这表明市场参与者逐渐回归理性,不再单纯被”买币”等概念所迷惑,而是更加关注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推动市场从投机热潮向理性定价反转。

监管与市场双重约束下的未来路径

1. 加密资产会计准则的不确定性

在当前区块链领域,加密资产会计准则尚未明确统一。企业持有加密资产,如比特币等,在将其纳入资产负债表时,缺乏清晰且公认的计量与核算标准。不同企业可能采取各异的处理方式,这使得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与准确性受到影响。例如在估值方面,究竟是以购入成本、市场公允价值还是其他方式来衡量加密资产价值,存在诸多争议,这种不确定性为企业财务处理及投资者分析带来了较大困扰。

2. 企业财务稳健性与股东权益平衡

随着部分美股上市公司参与”买币”等涉及加密资产的行为,企业财务稳健性面临考验。一方面,若加密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表剧烈变动,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企业需在追求加密资产潜在收益与保障股东权益之间寻求平衡。过度投入加密资产,可能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损害股东的长远利益;而过于保守则可能错过相关发展机遇,这要求企业审慎权衡决策。

3. 合规框架下真实业务协同的探索方向

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企业不能仅将加密资产作为单纯的市值管理工具。应在合规框架内,探索加密资产与自身真实业务的协同发展路径。比如,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特性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数据安全性等,将加密资产的应用融入到核心业务流程中,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业务模式,而非仅仅依赖其价格波动来获取短期市场效应,如此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