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Web3战略:数字资产与金融创新的全球新坐标

2025年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第28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从曾经的东方之珠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始终站在全球制度与资本流动的前沿。

当下,香港以Web3为契机开启新征程,其核心在于以Web3作为底层技术范式,围绕数字资产构建金融核心,凭借全球视野与政策优势对“金融中心”内涵予以重新定义。

进一步而言,香港的Web3发展之路并非单纯产业升级,它更是“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在金融领域的延伸体现,是科技革命与金融文明深度融合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发展路径从香港金融自由港的建立,到2022年虚拟资产政策宣言发布,再到2025年《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出台,始终以政策的确定性来应对产业的不确定性,彰显了香港在数字资产领域布局与规划的长远考量。

image.png

政策框架:LEAP战略与制度创新体系

  1. 解析法律合规(Legal)维度:稳定币发牌制度全球先例 在区块链领域的政策布局中,香港对于法律合规维度的重视尤为突出。以稳定币为例,明确其监管路径并开创全球先例。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稳定币发牌制度,是香港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的重大举措。这一制度旨在规范稳定币的发行与流通,通过严格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确保稳定币在市场中的稳定性与合规性。它为全球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有助于引导稳定币在合法、有序的框架内发展,降低潜在风险,保障投资者权益以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2. 阐述资产代币化(Expanding)路径:RWA纳入黄金/能源领域 资产代币化是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其中,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被定为重点产业推进。一方面,推动债券常态化发行,为金融市场提供更多样化的投资产品;另一方面,计划将黄金、绿色能源、电动车资产等纳入代币化范围。这不仅拓展了资产的数字化呈现形式,还能借助区块链的特性,如透明性、不可篡改等,提升资产交易的效率与可信度,进一步促进传统资产与数字资产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市场参与者创造更多的价值与机遇。
  3. 展望应用场景(Advancing)突破:ETF免税与衍生品开放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香港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政策。代币化ETF、数字资产基金享受印花税和利得税豁免,此举极大地增强了其在税务方面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数字资产相关投资。同时,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牌照数量增至11家,并且衍生品及杠杆融资通道逐步放开。这一系列措施为数字资产的交易与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望推动数字资产在更多领域实现创新性应用,促进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4. 人才建设(People)生态:Cyberport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是推动区块链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香港注重人才建设生态的打造,通过Cyberport创新基金与高校展开合作,共同建立Web3人才生态体系。这一体系旨在培养具备区块链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创新人才,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通过高校的教育资源与创新基金的支持,能够为人才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环境,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而推动香港在数字资产领域的长远发展。

技术与金融的范式重构:三重维度突破

  1. 技术栖息地构建:链上清算/身份认证等基础设施落地 在区块链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香港正积极打造适宜其发展的技术栖息地。这里所指的技术栖息地,并非仅仅是让区块链底层技术在香港有落地试验的机会,更关键的是通过监管制度与金融场景的协同赋能,促使这些技术真正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摆脱“代码”与“白皮书”的局限。如今,链上资产发行、链上清算以及链上身份认证等重要机制,已在香港取得显著进展,如同公共产品般融入金融生态,不再是孤立的技术演示。这些基础设施的落地,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进一步推动了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2. 资本通道升级:传统金融与Web3系统的互联互通机制 香港一直以来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扮演着离岸人民币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中枢角色。而在Web3时代,其角色进一步深化,致力于打通传统金融与Web3之间原本互不连通的系统,实现资本通道的升级。这意味着在香港,数字资产能够与传统的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一样,进行灵活的组合配置。如此一来,不仅拓宽了资本的流动路径,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了整体金融体系的效率与活力。
  3. 信任边界重塑:不可篡改账本与KYC/AML协同的合规体系 在Web3的发展进程中,信任边界的重塑至关重要。香港通过法律、技术与制度的有机结合,正在构建一套全新的信任体系。其中,链上交易记录的不可篡改特性确保了交易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审计机制的可验证性增强了交易的透明度,而KYC(了解你的客户)与AML(反洗钱)框架的协同推进,则为金融交易提供了合规保障。这种由不可篡改账本与KYC/AML协同构建的合规体系,使得Web3在香港能够获得机构的认可,让“合规”从可能的束缚转变为推动发展的加速器,有力地促进了区块链技术在合规框架下的稳健发展。

全球新秩序中的战略定位:四维逻辑支撑

  1. 经济逻辑:链上结算效率提升与交易成本降低80% 在当前区块链发展态势下,虽资本市场尚未大规模迁移至链上,但链上资产流通已展现出显著优势。链上结算时间大幅缩短,从传统的T + 2模式骤减至秒级,极大提升了结算效率。同时,交易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降低幅度超过80%。这种经济逻辑层面的变革,为全球金融交易模式带来了新的思路与可能,是区块链在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有力体现。
  2. 货币逻辑:稳定币应对全球法币体系压力的制度需求 全球法币体系在近年面临诸多压力,如2024年全球主要央行平均加息次数达到近年来最高,使得法币体系稳定性受到一定冲击。在此背景下,稳定币作为一种“技术型货币”,其制度化需求日益凸显。稳定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球法币体系面临的压力,为金融市场提供更为稳定的交易媒介,这也促使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以适应其发展需求。
  3. 技术融合:AI与区块链重构链上信用体系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深度融合,正深刻改变着金融底层结构。通过融合,链上信用、链上身份和链上交易逻辑得以构建出一套全新的信任框架。该框架借助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以及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能力等,更为精准地评估信用状况,重塑了金融领域的信用体系,为各类金融交易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信任基础。
  4. 认知变革:年轻世代向链上共识机制的信任迁移 年轻一代的金融认知结构发生了显著转变,他们不再单纯依赖传统的牌照机构,而是逐渐将信任转向链上共识机制。这种认知变革推动着新型金融体系快速生长,使得区块链所依托的链上共识机制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区块链技术在更广泛层面的应用奠定了认知基础。

产业实践:HashKey等领军企业的生态构建

  1. 链上证券产品创新:GF Token首日2亿港元交易案例 在香港Web3发展进程中,链上证券产品创新成果显著。以HashKey联合传统金融机构广发证券推出的香港首个链上证券产品GF Token为例,其在首日交易便突破2亿港元的规模。这一成绩彰显了链上证券产品在市场中的强大吸引力,也反映出领军企业在推动区块链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为链上金融产品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 交易所服务升级:Omnibus账户覆盖90%持牌券商 HashKey旗下的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HashKey Exchange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推出的Omnibus综合账户服务覆盖了香港90%的持牌券商,极大地推动了机构参与门槛的降低。通过这一服务升级,不仅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和效率,还进一步促进了区块链相关业务在金融机构间的广泛开展,增强了整个产业生态的协同性。
  3. 产业协同效应:传统金融机构与Web3企业的深度合作 在香港的区块链产业实践中,传统金融机构与Web3企业呈现出深度合作的态势。如上述HashKey与广发证券的合作案例,双方优势互补,传统金融机构的行业经验、客户资源与Web3企业的创新技术、前沿理念相结合,共同推动了链上证券产品等创新业务的开展,实现了产业协同效应的最大化,有力推动了香港区块链产业生态的构建与完善。

香港Web3.0协会成立!李家超:Web3 对金融科技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

结语:引领全球数字经济新十年

  1. 重申数字主权与制度创新的战略价值 2025年标志着香港以数字主权与制度创新开启新征程。数字主权的把控至关重要,它关乎地区在全球数字经济格局中的自主性与话语权。香港通过不断完善Web3相关政策,如围绕LEAP战略的制度性升级,在法律合规、资产代币化等多维度布局,展现出制度创新的战略眼光。这种创新不仅为香港自身数字经济发展筑牢根基,更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凸显其在数字时代保障自身权益、引领发展的重要价值。
  2. 强调香港作为Web3战略锚点的全球意义 香港在全球Web3发展进程中占据关键地位。凭借“一国两制”的政策优势、国际金融中心的深厚底蕴以及对Web3政策的积极推进,香港已成为全球Web3战略资源的集聚港。它连通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为RWA与稳定币合规落地提供制度坐标,在全球新金融秩序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锚点。
  3. 展望中国与世界数字经济融合的未来图景 当下,我们正见证着香港在Web3领域的蓬勃发展,这也预示着中国与世界数字经济融合的美好前景。香港作为前沿阵地,其在数字资产交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探索,将为中国内地与全球的进一步合作交流搭建桥梁。未来,有望看到更多跨境数字经济项目落地,实现中国与世界在数字经济领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开启全球数字经济的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