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区块链领域的政策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其加密货币政策的转型。近年来,全球区块链行业迅速发展,加密货币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业务的规范与管理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俄罗斯在此背景下,开启了加密货币政策的转型探索。
自2024年9月起,俄罗斯在加密货币交易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允许其在跨境贸易及数字资产交易所中使用,涉及以太坊等主流币种,使该国在加密货币合法化进程中占据一席之地。同年11月,加密货币挖矿行业也获合法地位。而到了2025年,相关注册规定生效,虽部分企业已完成注册,但仍有不少未合规情况,这促使俄罗斯联邦税务局着手制定征税细则。
此次俄罗斯加密货币政策转型中的实验性立法意义重大。一方面,其旨在通过明确规则,如对向海外企业及矿池出租挖矿设备或数据中心的公司征收增值税等举措,规范行业发展,解决现行法规下企业申报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这一转型对行业影响深远,既可能引导行业走向规范合法,也引发了各方对不同影响的诸多讨论。
本文将围绕俄罗斯加密货币政策转型展开深入分析。通过剖析相关政策的宏观背景、实验性立法的核心目标及行业影响,进而提出分析框架,深入探究其研究价值,为读者呈现俄罗斯在这一领域政策转型的全貌及意义。
加密货币挖矿行业合法化进程与立法基础
2024年加密货币支付合法化里程碑
自2024年9月1日起,俄罗斯在区块链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正式允许在跨境贸易及数字资产交易所中使用加密货币,交易范围涵盖以太坊(ETH)、稳定币USDT等主流币种。此举使俄罗斯成为全球少数将加密货币纳入合法支付工具的国家之一,为后续加密货币相关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度提升。
工业级矿工与MIO法律定义确立过程
早在2024年8月8日,俄罗斯便明确了工业级矿工(промышленные майнеры)与挖矿基础设施运营商(MIO)的法律定义。工业级矿工指从事大规模加密货币挖矿活动的法人实体或个体经营者,需满足如注册主体、能源消耗、合规义务等多方面特定条件。挖矿基础设施运营商则是专门提供加密货币挖矿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的运营商,其认定标准涉及牌照制度、服务范围、注册要求及接受年度合规审计等方面。同时,二者在注册时需提交系列文件,包括企业法人提供经公证的公司章程副本等,以满足技术准入、税务合规及反洗钱监管要求。
注册制度实施成效与现存问题分析
2024年11月,俄罗斯加密货币挖矿行业获合法地位。至2025年4月1日,已有116家MIO和606家工业矿工完成注册,但俄罗斯联邦税务局(FTS)认为仍有大量企业未合规。注册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行业管理,使税务机关能掌握部分企业信息,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大量企业未完成注册,导致行业监管难以全面覆盖。另一方面,FTS正在制定针对工业级矿工及MIO年度利润的征税细则,未来在征税实施过程中,如何确保企业准确申报、合规纳税,以及如何平衡企业税负与行业发展等,都将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跨境挖矿服务增值税新规的核心要素
立法进程与公众意见征询机制
俄罗斯财政部于2025年5月1日正式提出对跨境挖矿服务征收增值税法案的提案,此乃该国针对加密货币挖矿行业税收监管的关键一步。当下,该法案正处于公众意见征询期,行业协会、企业及公众均可针对条款给予反馈。待征询期结束,便会进入议会审议流程。若法案顺利通过,预计于2026年1月1日正式施行,同时会对《俄罗斯联邦税法》第149条予以修订,以明晰数字货币相关交易的增值税规则。
为保障平稳过渡,法案为已注册矿工及基础设施运营商设置了调整期,并且要求电力供应商单独申报跨境挖矿用电量,如此一来,税务机关便能精准区分征税对象,防止对能源基础服务造成过度干扰。目前,征税范围是争议焦点所在,能源行业协会反对将电力销售纳入增值税体系,因其觉得这属于能源基础服务,且成本已通过电价机制体现;而财政部则坚持电力是挖矿活动的核心成本构成,应纳入增值税以全面覆盖经济价值,这一分歧可能会对最终税率设定及相关行业的合规成本产生影响。
税率设定与EAEU成员国差异化政策
依据提案草案,增值税征收范围明确涵盖跨境挖矿服务,包含向境外客户出租挖矿设备、提供实时算力服务以及电力供应(若俄罗斯财政部方案最终通过)。在税率标准方面,法案草案设定一般税率为20%,适用于设备租赁收入。若服务对象为欧亚经济联盟(EAEU)成员国企业,则可申请增值税豁免,享受零税率优惠。申请零税率的服务商需提交《EAEU客户税务登记证明》及《服务用途声明》,其他税率依据可参照《俄罗斯联邦税法》第164条第1款“跨境服务零税率清单”。
申报周期设计与电子凭证管理要求
申报周期分为月度与年度两项,由俄罗斯服务提供方负责申报,并需提交跨境服务合同、外汇收入证明等相关材料以履行纳税义务。
月度申报时,一般需提交增值税申报表,同时提供经公证的俄英双语跨境服务合同、外汇收入银行凭证(卢布/外币收款证明),若申请对欧亚经济联盟(EAEU)成员国客户的零税率优惠,则必须附上其有效税务登记证明。年度申报方面,完成年度备案一般需提交详细记录境外客户设备占用时长或算力输出数据(单位:TH/s·日)的设备使用日志。
需着重指出的是,以上所有申报文件必须通过联邦税务局(FTS)认证的电子签名提交,且算力服务需严格按日计量输出量并与合同计价条款匹配。
政策支持方的核心论点解析
行业数据透明化带来的征管效率提升
自2024年起俄罗斯对加密货币相关业务逐步规范,年初要求所有加密货币挖矿业务进行注册。这使得税务机关能够全面掌握全行业设备存量数据,清晰认知行业规模,从而为增值税的征管提供精准靶向。通过注册信息,税务机关可明确征税对象,详细了解企业的设备数量、规模以及运营情况,如此一来,便能有效地实施增值税新规,确保税收的应收尽收,极大提升了征管效率。
年度450-600亿卢布财政增收预期
俄罗斯财政部测算,此次增值税新规的实施将为政府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每年预计可增收450-600亿卢布。这笔资金对于俄罗斯政府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主要用于补贴国内电力基础设施升级,鉴于加密货币挖矿行业高能耗的特性,升级电力基础设施能提高电力供应效率与可靠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促进挖矿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从宏观经济角度看,还可投入其他民生领域,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电力基础设施升级的正向循环构建
加密货币挖矿行业对电力供应稳定性和质量要求颇高。随着增值税新规带来的财政增收,资金用于补贴电力基础设施升级后,电力供应的效率和可靠性得以提高,企业用电成本降低,这又会进一步促进加密货币挖矿行业的发展。而行业的发展又可能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从而形成一个电力基础设施升级与行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构建。
反对派的核心担忧与行业挑战
中小矿企成本压力与市场集中风险
在俄罗斯加密货币相关增值税新规下,中小矿企面临着显著的成本压力。新规若实施,如设备租赁等业务将适用一定税率,对于规模较小、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型工业级矿工与挖矿基础设施运营商(MIO)而言,税负的增加可能使其难以承受。这些企业在原本运营中就需应对诸多成本,新规带来的额外税负可能致使其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营与盈利,进而不得不退出跨境业务。
随着部分中小矿企的退出,行业整合将会加速,市场份额会进一步向大型工业级矿工与MIO集中。这种市场集中现象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效率与竞争力,但从矿业市场生态平衡角度看,并非全然有利,可能会限制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对整个行业的长期稳定带来潜在风险。
头部企业外迁对算力份额的冲击
从长期视角分析,行业趋势存在严峻挑战。头部工业级矿工与MIO为追求更低成本与更高利润,极有可能将数据中心迁移至哈萨克斯坦等税负较低且电力价格更为优惠的国家。一旦这些头部企业大规模外迁,俄罗斯的算力份额必然会下降。
算力作为加密货币挖矿的核心竞争力,其份额的降低意味着俄罗斯在全球挖矿市场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将被削弱。这不仅影响俄罗斯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与创新,还可能对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造成连锁反应,不利于俄罗斯在全球加密货币挖矿行业中保持优势地位。
税目归类争议与跨境凭证缺失难题
在俄罗斯的加密货币税收政策方面,税目归类存在明显争议。例如,俄罗斯财政部与税务局对于挖矿服务应按“设备租赁”按20%税率计算这一点,目前仍处于草案阶段,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分歧可能导致企业在纳税申报时面临不确定性,难以准确遵循税收规定。
同时,跨境交易凭证缺失问题严峻。超过60%的矿企因无法提供海外客户签章的完税证明,致使税务机关拒绝抵扣进项税。这不仅增加了矿企的税务负担,也使得跨境业务的开展受到阻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国际业务拓展,给整个加密货币挖矿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带来诸多不便与挑战。
政策实施的潜在经济与技术影响
电力成本分摊机制对能源结构的优化
俄罗斯加密货币相关政策的实施,涉及到电力成本分摊机制,这对能源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影响。在挖矿活动中,电力是核心成本构成部分。随着对加密货币挖矿行业的规范,如要求工业级矿工及挖矿基础设施运营商(MIO)合规注册等举措,使得电力消耗情况得以更清晰地被掌握。通过合理的电力成本分摊机制,能够促使企业更加科学地规划电力使用,避免能源的浪费。对于能源供应方而言,也能依据准确的需求信息,更好地调整能源供给结构,比如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与供应比例,以适应挖矿行业及其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进而推动整个能源结构向更加优化、环保的方向发展。
区块链产业迁移对区域经济的连锁效应
政策的变动可能引发区块链产业的迁移,进而产生区域经济的连锁效应。以俄罗斯为例,若头部工业级矿工与MIO为寻求更低成本和更高利润,将数据中心迁移至哈萨克斯坦等低税负国家,俄罗斯的算力份额可能下降,这直接影响其在全球挖矿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从区域经济角度看,对于迁出地俄罗斯而言,短期内可能面临税收减少、相关产业就业岗位流失等问题,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而对于迁入地,如哈萨克斯坦等国,可能会因产业的涌入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等,但同时也需应对可能出现的能源供应压力等挑战。这种产业迁移所引发的区域经济连锁效应,是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税收征管数字化对行业合规的倒逼作用
俄罗斯在加密货币相关政策推进中,税收征管数字化是重要环节。例如在增值税新规里,申报周期分为月度与年度两项,且要求通过联邦税务局(FTS)认证的电子签名提交申报文件,同时算力服务需严格按日计量输出量并与合同计价条款匹配。这种税收征管的数字化要求,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透明化、规范化。对于行业而言,为了满足税收征管数字化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数据记录等方面的合规性建设,否则将面临税务风险。这就从客观上倒逼行业内企业提高合规意识,推动整个加密货币挖矿行业向更加规范、合法的方向发展,保障行业的健康稳定运行。
未来政策演进与行业展望
税收制度与产业扶持政策的平衡探索
在俄罗斯加密货币相关政策的发展进程中,税收制度与产业扶持政策的平衡至关重要。以当前对跨境挖矿服务征收增值税新规为例,一方面旨在通过税收规范行业,增加财政收入,如预计增值税每年可为政府增收450-600亿卢布,用于补贴电力基础设施升级等。但另一方面,也需关注其对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矿企的影响,过高税负可能使其难以承受,导致行业整合加速,不利于产业生态平衡。未来政策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在保障税收合理征收的同时,通过其他扶持政策助力整个加密货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比如针对中小矿企制定适当的税收减免或补贴措施等。
欧亚经济联盟内部的政策协调挑战
随着俄罗斯在加密货币领域政策的推进,欧亚经济联盟(EAEU)内部的政策协调面临诸多挑战。在增值税新规中,针对EAEU成员国企业有可申请增值税豁免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与协调过程中,各成员国可能因自身经济利益、产业发展状况等因素,在对加密货币相关业务的理解、监管力度以及税收政策执行细节上存在差异。例如,对于挖矿设备租赁、算力服务等业务的界定及税率适用标准,不同成员国可能有不同看法,这就需要联盟内部加强沟通与协调,以达成相对统一且合理的政策框架,避免因政策差异导致的市场混乱和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等问题。
俄罗斯在全球加密货币治理格局中的定位
俄罗斯在全球加密货币治理格局中的定位正逐渐明晰。通过一系列如加密货币支付合法化、挖矿行业合法化及相关税收政策的制定等举措,俄罗斯已成为全球少数在加密货币治理方面积极探索的国家之一。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和政策各异,俄罗斯既要在国内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又要在国际上与其他国家协同合作。例如,面对头部矿企可能因税负等因素外迁至其他低税负国家的情况,俄罗斯需思考如何提升自身在全球加密货币挖矿市场的竞争力,稳固算力份额,进而在全球加密货币治理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推动全球加密货币行业朝着更加有序、规范的方向发展。